心理加油站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心理健康 >> 心理加油站 >> 正文

心理课堂之“心”知识(六十九)| 与焦虑和解:接纳承诺疗法教你如何与“焦焦”共处


 发布时间:2025-06-22    |     阅读量:  


64AA

290CB







当“焦焦”成为生活的常客


在皮克斯动画《头脑特工队2》中,新角色“焦焦”首次登场——一个橙色的、时刻处于警觉状态的情绪小人。她像一台永不停歇的发动机,不断扫描女主角莱莉生活中的潜在风险:我能交的到朋友吗?大家会喜欢我吗?明天的考试能通过吗?

3CC52


在她的“努力”下,莱莉的生活看似井井有条:为了获得崇拜的学姐认可,她精心计算着每一句话——谎称自己来自密歇根,只为显得更“特别”;反复推敲聊天话术,提前在脑海中写下对话脚本;明明喜欢“闪耀少女“,却矢口否认,生怕暴露一丝稚气……


焦焦像一台精密的风险扫描仪,把莱莉生活中的模糊和不确定统统转化为“可执行方案”。这种对生活对高度控制,确实在一开始让莱莉有所获益。然而,维持这份“完美人设”需要莱莉时刻绷紧神经,这让她无时不刻处在担忧中:自己能融入新团体吗?自己能顺利通过选拔赛吗?这让莱莉开始失眠,午夜梦回之时,脑海中频频闪过的都是自己在大庭广众下出丑、被拒绝、被排挤的场景。

2D821


“焦焦”的形象生动地映射了现实中的焦虑,正如电影所展现的,焦虑是一种保护机制,适度的焦虑能帮助我们提前行动、做好准备,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;然而过度的焦虑会演变为无休止的担忧,让人陷入反复的“内耗深渊“。


而当“规避风险”变成“自我囚禁”,焦焦的“保护”终于化作枷锁——失眠的夜晚、自我否定的泪水、好友失望离去的背影,都在提醒莱莉:那个靠谎言堆砌的“完美世界”,正在吞噬自己。

大学生脑中的“焦焦”

你在生活中,是否也经历过这些场景呢?

1


在重要考试前,总是觉得自己准备得不够充分,进入考场后手心冒汗、心跳加速,甚至大脑一片空白,原本熟悉的题目也变得无从下手

2


在社团活动中,总担心自己说错话,过分紧张、无法自然表达自己,只能选择沉默,但事后又对自己的表现懊悔不已

3


刷到朋友圈同龄人都拿到了名企offer,突然觉得自己“一事无成”,对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感到迷茫,觉得未来困难重重,不知该如何前行

52AD2



这些焦虑的表现形式看似不同,但核心都指向一种“失控感”—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自我能力的怀疑。


事实上,在一项研究中,64%的大学生曾在调研中表示自己存在过“学业焦虑“。我们明明知道过度担忧无济于事,却总像被按下了循环播放键——焦虑如同隐形藤蔓,早已悄然攀附在现代生活的每个缝隙里

为什么我们总被焦虑“绑架”?从进化到社会给出的多重答案

人类大脑中的“杏仁核”是焦虑的“触发器”。古时期,它帮助我们的祖先在野兽威胁下迅速逃跑;而现代社会,它同样会对deadline、社交评价等“抽象威胁”发出警报。


这种机制本身无害,但问题在于,大脑无法区分“真实的危险”和“想象的灾难”——比如一次考试失败并不致命,但杏仁核仍会启动“战斗或逃跑”反应,让人心跳加速、肌肉紧绷。


比之更甚的是人类大脑独有的“时间穿梭”能力。我们有一颗我们有一颗既能帮我们回忆过去,又能帮我们预见未来的大脑。


这套认知系统本是人类进化的利器——通过提取历史经验优化决策、用未来模拟规避风险。但这也使得我们在任何时候,无论我们走到哪里,我们在做什么,我们都可以重温痛苦的记忆,迷失在对未来可怕的预测中,或者陷入消极的自我评价之中。


而现代社会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趋势。“多线程作业”的需求使得大家愈发难于专心于眼前的一件事,而是在做着一件事的同时,也在思考和执行其他的事情。这使得人们进一步迷失当下,为过去和现在的痛苦所焦虑。

接纳承诺疗法(ACT):学会与焦虑共舞

莱莉和焦焦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:也许,那些试图用谎言掩盖脆弱、用控制消除不确定性的挣扎,反而会让焦虑的藤蔓越缠越紧。接纳承诺疗法((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, ACT))则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生存智慧——不是与焦虑殊死搏斗,而是学会带着它继续前行。


ACT的核心哲学可以用一个比喻理解:当你站在湍急的河流中试图阻挡水流,激起的浪花只会将你淹没;但若你允许水流穿过指缝,反而能站稳脚跟。


焦虑就如同这条河流,我们越是用力抗拒“负面情绪”,越容易被卷入认知融合(Cognitive Fusion)的漩涡——把“我考试可能会失败”的念头等同于“我整个人生都完蛋了”,把“此刻的紧张”等同于“我永远无法成功”。


而接纳恰是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钥匙。它不是消极认命,而是像冲浪者观察海浪般,以开放的态度觉察焦虑的起伏。当焦虑来袭时,试着对自己说:“我注意到自己现在很焦虑,这很正常。”就像雨天无需责怪乌云,焦虑也只是我们在面对压力情境下的一种正常反应。


接纳承诺疗法也会引导我们进行认知解离,当考前再一次出现“我肯定考砸”的念头时,可以尝试对自己说:“谢谢提醒,不过这是还未发生的事,而现在我要把注意力放回复习资料上了。”这种将自我从思维内容中抽离的能力,能有效减少情绪绑架。


那么,我们在日常生活中,可以如何运用接纳承诺疗法的理念,来调节焦虑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呢?下面是一个你可以尝试的小技巧:

8DD

“遂溪漂流的树叶”练习

1. 找一个舒服的姿势,闭上眼睛或把视线固定在某个点上。

2. 想象你正坐在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边,水面上漂浮着片片树叶。

3. 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内,注意每一个浮现在你脑海中的想法,将它放在一片叶子上,允许它按照自己的时间到来、停留、离去……在这个过程中,不用试图让它漂走,不用试图改变它,只需要注意发生了什么即可。

4. 如果你的思绪停止了,那么就重新看着小溪在,直到的想法重新开始。

5. 如果你的头脑说,这太傻了或者我做不到,那么就把这些想法也放在一片叶子上。

有时,你的想法会把你钩住,并把你从练习中拽出来,以致你忘记了你在做什么。这很正常,也很自然,并且它还会持续发生。一旦你意识到它发生了,那么就温和地承认它,然后再次开始练习。这项练习通过“观察者视角”来帮助你实现认知解离。就像你不会因为溪流中有枯枝败叶就跳进去打捞,对待焦虑念头也只需做个安静的“岸边观察者”。


当然,在进行这项练习时,也请谨记:练习并不能替代专业心理服务,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情绪波动,或练习并未帮助改善你的焦虑情绪,也请暂停练习,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支持。

4514B


焦虑从来不是需要歼灭的敌人,而是进化留给我们的古老生存程序。ACT提供的不是消灭“焦焦”的魔法,而是一套与焦虑和平共处的生存策略:承认它的存在,聆听它传递的生存关切,然后带着这些信息继续向价值指引的方向前进。


就像《头脑特工队2》结尾揭示的真相:

当莱莉不再逃避焦虑,而是允许“焦焦”与快乐、悲伤等其他情绪共同坐在控制台前,那些曾让她窒息的担忧,最终化作了面对挑战的审慎与勇气。


参考文献

1.路斯·哈里斯(Russ Harris)著.(2022). ACT就这么简单 接纳承诺疗法简明实操手册原书第2版. 北京:机械工业出版社.

2.久贺谷亮. (2021).高效休息法世界精英这样放松大脑实操练习版.北京:人民邮电出版社.

3.郭红.(2022). “00后”大学生心理焦虑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.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, 4: 95-100.







内容来源:华东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



上一条:心理课堂之“心”知识(七十)| 心理漫画:纠结、犹豫、彷徨,要被不确定性折麽疯了

下一条:心理课堂之“心”知识(六十八)| 学习70个心理效应,提升心理健康素养!

关闭

版权所有:西安邮电大学学工部 技术支持:泽瑞通信